生物产业是武汉东湖高新区继光电子信息产业之后,按千亿产业思路谋划的第二个战略性新兴产业。2009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做出战略决策,整合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科院武汉分院等在汉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组建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为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和全省生物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研究院坐落于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光谷生物城创新园,共有五栋大楼,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设施完备,条件优越。下设生物技术、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境、生物能源、生物经济六大研究中心。

 

       研究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始终坚持“事业单位企业化运行”的基本方向,努力探索企业化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已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机制:一是服务团队聘用制管理。研究院采取全员聘用制管理,为入驻团队提供科技成果专业化的全方位指导服务以及相应的政策、资金支持。二是服务模式个性化定制。研究院以个性化定制的孵化场所和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载体,提供优质、高效的研发技术服务和产业化咨询对接等服务。三是研发团队企业化运行。研究院与各科研团队采取“加盟”模式,研究院不养科学家,入驻团队与研究院没有行政隶属关系,进驻研究院的团队以企业形式运行,通过向市场提供产品或服务求生存发展。四是研究目标产业化导向。研究院通过“不看论文只看产品的考核导向”定期对入驻团队进行评估,实现奖优罚劣、末位淘汰,促进成果转化。

 

       研究院积极探索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已形成“高校院所源头优质项目—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分级有效衔接的成长空间,锁定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院转化、在汉发展;利用“天使投资—创投基金—‘百赢汇’三方库”多维度投资机制,针对早期入驻项目做直投,用创投基金进行引导,发挥政府基金的杠杆作用,引进社会资本做产业投资,助力初创企业,加速生物产业提质升级。

 

       目前,研究院支撑入驻团队承担各级科技项目160多项,获批经费总额超6亿元;吸引院士、千人等海内外高端人才170余人,累计创办企业200多家;入驻团队总收入从初1000万元突破10亿元,企业整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截至目前,已有14家团队挂牌“新三板”“海创板”“四板”“科技板”;帮助企业融资总额超6亿元;湖北省生物经济研究中心为省、市职能部门定制产业发展规划,并将业务延伸省外,对外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作为研究院对外提供技术支撑的主要服务力量,现已为近800个创新团队提供技术开发和检验检测服务,检测样品超16万份;先后取得CNAS、CMA实验室认证资质,出具的检测报告可用于产品质量评价、成果及司法鉴定,具有法律效力,而且与海外54个国家和地区结果互认;帮助近100个创新诊疗技术和产品获得生产许可证。

 

       2018年,研究院从湖北省生物产业创新发展需求出发,按照“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区域整合、开放共享”的建设原则,编制了武汉国家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库建设方案,与省科投签订出资协议组建样本库公司,依托公司推进样本库建设运营。2019年1月31日,武汉生物样本库有限公司注册成立,注册资本3亿元,负责样本库的建设、运营、管理,主要从事人类遗传资源样本存储、检测服务、相关应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定位于支撑和引领湖北生物产业特别是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2021年11月,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正式启动运行。作为重要的产业底层基础战略资源平台,此举,将为湖北省建设“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武汉“新城”及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建院以来,研究院聚焦生物产业,在平台建设、人才引进、产业集聚、成果转化等方面对省市区生物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未来,研究院将秉承“开放、竞争、联合、共享”的理念,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好院士专家在招才引智、科技创新方面的旗帜引领作用,争创国家级科创中心,持续开展市场化探索增强自我造血能力,做好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建设发展,为湖北省、武汉市和东湖高新区的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