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日新增8院士总数达71人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8日
2015年12月7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2015年新当选院士名单,其中中科院新增73名院士、工程院新增70名院士。湖北省在此次院士增选中大丰收,共有8人当选,其中4人为中科院院士,4人为工程院院士。
武汉大学夏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陈孝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郝芳、空军预警学院王永良4人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华中科技大学李德群、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毛新平、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余少华4人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也是近些年来湖北当选人数最多的年份,在2013年两院院士增选中,湖北仅3人当选。湖北省科协相关负责人说,湖北院士新增8人,体现了湖北科教大省的实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8人中,有2人来自于企业。
截至目前,湖北共有“两院”院士71人,数量居全国前列,其中李德仁院士为两院院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是湖北“两院”院士的大户,其中武汉大学有17人,华中科技大学有15人,此外,中科院武汉分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农业大学、中铁大桥局等单位也有不少院士。
中科院院士
夏军 武汉大学 61岁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11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陈孝平 同济医院 62岁
同济医院陈孝平教授昨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成为湖北省目前唯一的医学院士。陈孝平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医学是一个很大的学科和产业,希望能产生更多的院士。
郝芳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1岁
内蒙古赤峰市人,现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生导师,“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油气成藏动力学。
主持或作为主要骨干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和863及国家科技攻关等项目10余项。在沉积盆地生烃动力学和油气成藏机理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国内外科技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
王永良空军预警学院 50岁
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8月入伍,1996年12月从清华大学完成博士后学业后,一直致力于某国防前沿课题研究,发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论文90多篇,其中30多篇被收入国际权威三大索引;撰写的学术专著填补国内该领域空白;完成高层次的科研项目近10个,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
现工作单位为空军预警学院,他主持了多个重大或重要科研项目的研究,在机载雷达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及其运用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尤其在预警机雷达空时二维信号处理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成果具有重大创新与应用价值,对我国预警机的研制、挖潜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与促进作用。
工程院院士
李德群 华中科技大学 69岁
江苏泰县人,现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材料学院学位审议委员会主任,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德群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在30余年科研生涯中,李德群一直致力于材料成形智能化、塑料注射机智能技术及应用研究,引领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
丁烈云 华中科技大学 59岁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长期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和安全风险管理研究,重点解决地铁建设工程安全风险的识别、预警与控制问题。华中科技大学丁烈云教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为提升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新平 武钢 50岁
湖北鄂州人,专攻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的博士,主要从事冶金工程设计、薄板坯连铸连轧技术研究和低成本高性能钢铁材料开发,现任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毛新平一个低调、专注做研发的人。
目前,毛新平已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授权发明专利23件,发表论文160余篇,专著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入选首批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
余少华 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52岁
余少华长期从事光纤传输系统和通信网络技术研究,是我国电信传输网SDH与互联网融合的开拓者之一。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余少华在1992年博士毕业后,于次年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工作至今。现任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总工、副院长,中国通信学会常务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光通信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863计划网络与通信主题专家。
申请发明专利96件(含7件授权美国专利),发表论文68篇,完成著作4部。针对“已覆盖全球的电信传输网SDH只面向话音设计、业务单一问题”和“城域传送网中N种业务需建N种网络的重复建设趋势”,他在国际上率先发明以太网与SDH网融合(两网融合)传送的LAPS(链路接入规程-SDH)系统设备装置和城域网MSR(多业务环)系统设备装置,均实现产业化。
他以第一完成人和单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和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全国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3项。
湖北,院士,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学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