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庞代文:宁静方能致远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5日

访问量:

人物名片:庞代文,武汉大学电化学博士,教授、博导、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纳米科学技术指导协调委员会委员、“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委员会副主任。

 

在中国最大的城中湖——东湖之畔,有一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大学——武汉大学。这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庞代文教授就是其中之一。

 

在武汉大学化学楼二楼205室,用玻璃隔开一块约12平米的独立空间,那就是庞代文的“专用”办公室。

 

独辟蹊径,“锁定”病毒行踪

 

我们知道,病毒是许多传染性疾病的罪魁祸首,为了解病毒那诡秘的行踪,世界上通行的作法是为病毒做上荧光染料或荧光蛋白等标记,但这种标记往往发生光漂白,难以长时间动态跟踪。

 

庞代文团队经过长达13年的探索,通过运用一种新颖的“时-空耦合策略”,在纳米生物合成领域得到了奇妙的研究结果:利用活酵母细胞作为反应器,在非常温和的条件下成功地合成出荧光颜色可调、闪闪发光的CdSe量子点。量子点标记技术可以长时间实时跟踪病毒侵染宿主细胞的动态过程,让病毒诡秘行踪一目了然。

 

庞代文解释说,这相当于在身上贴上了标签,但本人并无察觉,心情如常,行动不受影响。但要实际做到这一点,绝非易事,这要求所选用的“标签”体积和质量要尽可能小,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要好,能发出很强的示踪信号。性能优异的半导体荧光纳米晶粒——量子点,担当起了这个“重任”。

 

他们巧妙地利用酵母细胞成功合成出多色荧光量子点纳米标记材料,让细胞为科学家做了一件它们从未做过的事。庞代文团队将繁琐危险的化学操作演变成可在常温下进行,并在不需要使用有害溶剂的情况下,合成出多种小粒径的近红外量子点,为纳米标记材料的可控制备打开了新的思路。该研究成果被遴选为《“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成就展》参展成果。

 

病毒微小,在复杂的生物背景下,难以“显现”,更易在“视线中”消失。庞代文团队为病毒做上量子点荧光标签,让病毒“亮”起来,方便地实现了长时间跟踪。为了稳妥起见,还成功实现了病毒包膜和核酸的双重标记。这将有助于研究人员看到病毒感染的全过程,为监测病毒侵染宿主细胞行踪创造条件,对病毒性疾病致病机制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目前,庞代文团队运用所发展的单颗粒示踪方法,获取了禽流感病毒侵染过程的实时动态信息,比较详细地研究了禽流感病毒侵染宿主细胞机制。今年8月26日,《中国科学报》用半版报道了这一最新科技成果。

 

紧密交融,打造一流团队

 

对于攻克量子点难题,庞代文深有感触地说,是武汉大学的机制好,鼓励交叉合作,支持团队建设,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攻关。成功,关键在于要有一支好的团队和融洽的合作氛围。

 

说到团队,庞代文顿时滔滔不绝。

 

到上世纪末,人们还只是把量子点用在激光器、太阳能电池和显示器件的研发上。1998年,华裔科学家聂书明和另外一位美国科学家首次将量子点用于生物成像,开创了量子点生物医学应用的新领域。庞代文团队在前人基础上将量子点的生物应用向着病毒动态示踪方向进行了系统地推进。

 

2004年,经过多年的交叉合作,武汉大学组建了以庞代文为首的“新型生物医学探针技术基础及应用”研究团队,规模逐步达到了20多人,成员的学术背景包括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遗传学、病毒学、生物物理、光学、临床肿瘤、临床检验等不同学科领域。团队成员不仅来自校内专家,也有一部分来自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湖北省肿瘤医院。

 

作为团队的学术带头人,要把这样一支来自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专家紧紧团结在一起,并非易事。这是对带头人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协调能力、人格魅力的一种考验。

 

庞代文认为,他个人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只是比别人多一点吃苦精神,多一点对跨学科的了解,同时在团队合作上,加强沟通、公平公正、无私奉献,与大家形成休戚与共、胼手胝足的关系。

 

团队组建的前两年,没有项目资金,全凭大家对这项事业的奉献和热爱。在最困难的时候,幸好有湖北省创新群体20万基金的扶持,虽然解决不了很多问题,毕竟在关键时期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坚定了进一步做下去的信心。

 

从陌生到熟悉,从磨合到融合。大家在多年共同攻坚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随着团队合作研究的深入,国家支持的各项基金纷纷到位,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973项目的“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荧光纳米实时检测新技术及动态过程可视化”和“量子点标记技术研究病毒侵染过程及宿主应答”2项基金等。此外,还有武汉大学多渠道的支持。

 

博大的包容性、鲜明的开放性和强烈的团队协作精神,是庞代文团队富有生机活力的关键。团队现有4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3人次获得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和中科院百人计划资助,1人获德国洪堡学者基金资助,1人为国家“青年千人”。

 

 

不断前行,取得丰硕成果

 

 

国家和部委所设立的各种基金项目,本意是针对具有创新意识、处国际领先地位的科研构想创造研究条件,所报项目必须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和“含金量”,国家基金审批机构要从成千上万的申报项目中遴选出支持的项目,其难度不亚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庞代文团队先后获得了多项科技计划项目支持,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支撑计划、中法先进研究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大项目、教育部创新团队等近百项科研项目,几乎覆盖了国家出台的各类科技计划。他也因此被武汉大学的同事戏称为“五星教授”。

 

在日常工作中,庞代文以能吃苦、善钻研著称。他能够连续工作两天两夜,不眠不休;常常在实验室一呆就是一整天,连吃饭都忘记了。庞代文总觉得,在科学研究的跑道上,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竞相奔跑,要取得成就,就要比别人付出更多,正如爱因斯坦所言,“科学成就的差距在于业余时间。”

 

在科研选题上,他是于无路处闯新路,于有路处辟蹊径。怎么才能创新?怎样才能占领研究领域的前沿?怎样让项目有利于国计民生?“科学家的脑袋是不会停顿的”。他不断地琢磨,申报项目时,会逐字逐句地推敲,反复思考、研究,直到满意为止。同事知道,凡是庞教授报上去的项目,从来都是“一路绿灯”。

 

当有些人对取得多少项目基金的得失计较时,庞代文想的却是怎样对国家负责,努力地、实实在在地完成好每一个项目。他认为,做研究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心“静”和心“净”,宁静才能致远!这句话,也道出了他比别人做得更好的原因。

 

 

校企合作,九年破浪成长

 

 

庞代文认为,科研之花,应该结出丰硕的产业之果,这也是对科研人员最好的检验之一。

 

庞代文经常出国交流,他自信地认为,就新兴学科而言,全世界做得都差不多。例如,中国的纳米研究几乎与世界同步,中国也是推动全球纳米研究的主要国家之一。如果仅仅以论文数量而论,中国已大大超过美国。但在原创性和战略性产业的推动上,还有一定差距。只要国家政策支持,全体同仁努力,再过十年,中国的纳米科技全面超过美国不一定是神话。

 

为了推动纳米科技的发展,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武汉大学与武汉珈源量子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在国内率先推动量子点研究成果向生物医学应用的转化。

 

公司在武汉大学的怀抱中诞生,也是国内第一家开发量子点技术的公司,于2011年入驻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取名“珈源”,意即地处珞珈山的武汉大学是公司的活力之源。武汉大学产业部与公司签约,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为公司提供知识产权,庞代文团队不参与公司经营管理,无偿为公司随时提供力所能及的技术服务。因为合作在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双方都感到默契、满意。

 

作为一家从事纳米先进功能材料的转化医学研究和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武汉珈源量子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在庞代文团队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已经成功地在市场立足9年,迎着风浪不断成长。

 

公司现在除纳米生物医用试剂盒、体外检测试剂研发生产,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服务外,主营业务为纳米材料的转化医学研发和肿瘤个体化诊疗相关分子诊断技术服务。科研产品主要服务于纳米生物医学产品行业,尤其在免疫荧光研究、光电显示器件等行业,拥有遍布于国内30余省市自治区等广泛的用户群(也包括少数国外用户),拥有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万孚、3M(上海)、德国Fraunhofer IBMT等客户1000余家。

 

公司的稳健发展,让庞代文感到由衷的欣慰。看到科技成果即将服务社会,取得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品完全可以与欧美国家竞争,他怎不充满自豪?


宁静,国家,团队,病毒,研究,量子,武汉,纳米,项目,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