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这些与光谷有关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12日
1月11日,武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隆重开幕。大会《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2021年和过去五年工作,展望今后五年工作,部署2022年重点工作。其中大量表述与光谷发展密切相关。我们为您整理了部分重点关键词,一起来关注:
东湖科学城
2021年,东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7个湖北实验室实体化运营,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
东湖科学城核心区——光谷科学岛效果图
2022年,全面推进东湖科学城建设,支持7个湖北实验室科研攻关;建设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优化提升等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推动组建国家基础学科研究中心。
未来五年,聚焦聚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不断提高研发投入强度、创新要素集中度和创新成果显示度,高水平建设东湖科学城,争创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光谷实验室,研究人员正在进行智能传感芯片的开发与测试工作
新型研发机构
2021年,建成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成立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和武汉量子技术研究院,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开局良好。
2021年11月23日,武汉国家级人类遗传资源库一期大楼建成,具备1500万份样本的保藏能力、30PB样本信息存储及数据综合处理能力
2022年,推动东湖高新区、武汉经开区、临空港经开区、长江新区规划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新型科技园区、新型转化平台。加快大学校区、产业园区、城市社区“三区融合”,打造环大学创新经济带。
灯塔工厂
2021年,建成全球灯塔工厂1家,首家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投入运营。
2021年9月27日,世界经济论坛(WEF)发布新一期全球制造业领域“灯塔工厂”名单,位于光谷的富士康武汉工厂入选,成为武汉首家获认证的“全球灯塔工厂”
2022年,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开工与建成华星光电T5等项目,健全25条工业产业链;建设10家标准智能工厂、100条数字化生产线。
2021年12月3日上午,2021“决胜时刻勇冲刺”经贸洽谈暨武汉市第四季度招商引资项目签约大会。华星光电第6代LTPS半导体新型显示器件生产线项目落地
东湖综保区
2021年,东湖综保区跻身全国双A类综保区。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发展合作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成功举办。
2021年9月,海关总署公布2020年度全国综合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结果。武汉东湖综合保税区在全国排名分类和中西部地区(含东北三省)排名分类中,均获评A类,是湖北省唯一一家进入双A类别的综合保税区
光谷副城
2021年,确立构建“主城做优、四副做强、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夜色下的光谷,万家灯火。自如研究院《2021年武汉长租市场观察》显示,东湖高新区是武汉租房最热地区,成交量占全市约四成
2022年,做优副城,光谷副城紧扣“高新”定位,车谷副城推进产城融合;临空经济区副城建设网络安全产业港、新型显示产业港、智能制造港、大健康产业港;长江新区副城高标准推进规划建设。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
2021年,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发展首批十大示范工程顺利实施,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全面展开。
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创新空间布局
2022年,推进城市圈同城化发展:坚持交通互联先行,开展“打通断头路瓶颈路攻坚年”行动。
三大产业集群
2021年,中国光谷、车谷、网谷、星谷发展提速,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大健康产业基地加快建设,三大产业集群加速走向世界。
2021年11月21日,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发展报告透露,武汉已聚集“光芯屏端网”核心产业链规模以上企业500余家,规模以上企业2020年产值约2600亿元。图为联想武汉基地,2021年,联想武汉基地总产值达525.76亿元,成为武汉电子信息制造领域首个年产值规模过500亿元的项目
2022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0家,培育“专精特新”后备企业500家。
数字经济
2021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注册量突破60亿个。
2018年,中部唯一的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落户光谷,目前注册量已突破60亿个。图为工业互联网国家顶级节点(武汉)运营中心展示大厅
2022年,做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功能;推动元宇宙、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地理空间信息、量子科技等与实体经济融合,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打造小米科技园等5个数字经济产业园。
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2022年,推进17家市、区级医院特色化建设。加快建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打造中心城区10分钟、新城区12分钟医疗急救圈。
2020年4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决定以同济医院为主体,增设国家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这是首个在北京、上海之外设置的国家医学中心,也是第六个国家医学中心。2020年7月开建,预计今年6月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