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鹏飞:大鹏展翅舞九天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5日
人物名片:周鹏飞,湖北石首人,同济医科大学硕士,美国马里兰州立大学健康管理学硕士,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分子免疫学博士,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博士后;先后任职为美国仙灵宝雅博士后科学家、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免疫学高级总监、辉瑞-冠科亚洲肿瘤研发中心执行总监;现为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和武汉友芝友医疗科技公司总经理,第四批“3551光谷人才计划”入选者。
癌症,一个让人谈之色变的词。
癌症之所以可怕,是因为癌症很难治愈,一个人患上了癌症,尤其是关键部位如肺癌、肝癌、脑癌等,就相当于被宣判了死刑;而且,在我国,每15秒就有一人确诊为癌症,发病率每年以10%-30%速度增加,从2009年开始跃居人类死亡原因的榜首,成为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癌症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超过1200万人被确诊为癌症,760万人死于癌症。
为攻克癌症这个人类的头号公敌,无数科学家日以继夜、呕心沥血地工作着。周鹏飞就是其中卓有成效的一位。
翱翔四方,普通医生成为科学家
周鹏飞是湖北石首人,1989年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后赴深圳工作。但两年之后,他又回到了武汉:在深圳,虽然待遇不错,但当时的医院在各方面基础并不理想;而且,作为广东省区范围内的一座新兴城市,深圳的医院在碰到疑难杂症后,往往会往广州一送了之。周鹏飞受不了这种“下级医生”的角色,他更希望自己解决问题,治病救人。周鹏飞回到了母校,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再赴深圳,成为了深圳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的主治医师。
上个世纪末期,深圳有无数的外来打工者。很多打工者都没有正式编制,很难享受到医保。在深圳工作的那段时间,作为一名主治医师,周鹏飞收治过很多因无钱及时治疗而导致胃穿孔、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也有很多病人在住院期间无钱继续治疗而提前出院甚至逃跑。这引发了周鹏飞对医疗、健康管理方面的思考,并让他萌发了国外留学的念头:1998年,周鹏飞远赴美国,到马里兰州立(涛森)大学深造,成为一名健康管理学硕士。在美国学习期间,以及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医学中心消化疾病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期间,周鹏飞大开眼界,深感所学知识还远远不够,又攻读了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分子免疫学博士。2005年,周鹏飞完成博士学业,到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肿瘤中心做博士后研究。
2006-2010年,周鹏飞先后任职为美国仙灵宝雅博士后科学家、中美冠科生物技术免疫学高级总监、辉瑞-冠科亚洲肿瘤研发中心执行总监,对癌症有了深入的研究。2010年,在光谷生物城的呼唤下,周鹏飞回到武汉,创立了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并担任首席科学家。
独辟蹊径,“第二战场”根治肿瘤
在国外,很多研制药物的科学家都是生物化学人才,极少人有医生经历。周鹏飞当过多年医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他发现,癌症治疗主要存在两大难题:一是发现晚,很多病人发现时就已到晚期,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二是易复发:恶性肿瘤术后1年的复发率一般大于50%,超过90%的患者死于癌症复发、转移。而其“罪魁祸首”是两种细胞:一种具有变异“潜能”的肿瘤干细胞,能自我更新、分化,耐药性、增殖力极强;还有一种通过血液、淋巴等系统循环的“循环肿瘤细胞”,能将局部病灶转移到远处器官。
传统的肿瘤药物研发理念和肿瘤治疗方向都是针对如何有效杀死肿瘤细胞,缩小和消灭影像学意义上的肿瘤包块。在影像学和病理切片上看到的肿瘤,比如手术切除的乳腺癌等,只是肿瘤疾病的一部分,并不是肿瘤的全部。而且,普通抗癌药物杀灭癌细胞同时,将人体正常细胞也一路杀灭,却无法全歼肿瘤干细胞、循环肿瘤细胞,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
因此,鉴定循环肿瘤细胞的存在并开发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特异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从病人外周血中分离并培养循环肿瘤细胞,研发针对循环肿瘤细胞的特异靶向抗体药物,开辟肿瘤治疗领域的“第二战场”,从而有效的遏止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就是周鹏飞和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公司的创新研发理念和战略目标。
如今,周鹏飞及其团队已发现了癌症干细胞、循环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识,找到了“射杀”的真正“靶点”,并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
循环肿瘤细胞捕获仪可以根据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识,从人体血液中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医生可根据其数量判断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及治疗。该发明已获批国家3项专利,并于2014年6月获批国家一类医疗器械证书,正在申请三类证书,设备及相关试剂耗材的生产、销售正在紧锣密鼓进行。在不久的将来,市民抽一点血,就能在癌症组织形成之前,找到患癌的初步征兆,及时进行处理。
与此同时,友芝友正在大力推进完全自主创新的“治疗性双靶向抗体制备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友芝友T淋巴细胞及肿瘤细胞为靶向的双靶点嵌合抗体技术(YZY-BiBody)及靶向抗体-T细胞嵌合体(T-Body)的治疗技术平台,能适当激活机体抗肿瘤免疫机制,有效杀死肿瘤及相关的疾病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这些创新技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研究中,必将进一步提升我国恶性肿瘤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其生命,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齐头并进,投身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
2012年3月1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生物医药研究院院长、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研究中心首席顾问周宏灏一行参观考察了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并与华中科技大学、友芝友生物制药相关领导、专家就个体化医学研发项目合作、团队建设的详细方案进行了深入地讨论。
原来,周宏灏院士是我国遗传药理学研究的领军人物、个体化医学倡导者,他的个体化药物治疗理念与周鹏飞、友芝友公司的研发理念和项目不谋而合,周宏灏院士甚至感叹友芝友公司是他未曾蒙面、失散多年的“双胞胎”——“双胞胎”久别重逢后,一定要尽全力投入到合作项目中去。
于是,友芝友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很快成立。
据周鹏飞介绍,个体化医学是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等重大慢性疾病临床治疗的发展方向和最有效的手段,而个体化医学是21世纪全新的医学模式,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巨大,其研究和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和企业界的热点领域。
友芝友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坐落于光谷生物城生物医药园,汇集湖北、湖南地区一流的专业技术力量与高端医疗资源,整合了中国具有显赫国际影响的个体化医学研究团队,以肿瘤疾病为核心,兼顾其他重要疾病,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在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改善药物疗效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以此为平台,大力倡导与推广国际前沿的个体化医学检测服务,推动既往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传统药物治疗模式向“量体裁衣,因人施治”的现代个体化药物治疗模式转化。
目前,友芝友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1200平方米GMP诊断试剂生产车间已经建成,成功研发的个体诊断试剂盒已进入量生产,涉及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十多个品种;并成立了销售队伍,于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全国大中城市布点。
周鹏飞兴奋地告诉笔者:友芝友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将成为我国首个标准化个体化医学研究中心,并作为中国个体化医学的推动者,为湖北乃至全国的个体化医学和生物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一转眼,回到武汉四年了。周鹏飞亲历了公司的巨大变化: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公司从无到有,现已有员工200多人,拥有4000平米现代综合研发办公大楼和世界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建设了蛋白抗体药物中试研发试验室和GMP生产车间,具备了完善的研发环境和成熟的产业化条件。配套的50亩产业化基地即将于11月份开工建设。
在此期间,周鹏飞获得了东湖高新区“3551人才计划”的资助,还被聘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客座教授;在公司,周鹏飞还担任着友芝友生物制药和友芝友医疗科技两家公司的总经理,除了科学家,周鹏飞又多了一个企业家的身份。
当然,周鹏飞并没有满足现状。之前,工作之余,他喜欢打羽毛球;现在的他更喜欢登山,因为时间的关系,他只能选择附近,一年下来,武汉方圆一百公里的山都被山登遍了。他喜欢那种历尽艰辛登顶的感觉,做科研,做企业,干事业也和登山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相濡以沫的朋友,有甘苦与共的同事,有奋发向上的下属,周鹏飞内心充满了感激。然而,最让周鹏飞看重的,还是光谷生物城这样一个平台。他认为有了这样一个又大又好的环境,有了这样的一片适合生物医药发展的沃土,个人才能更专心地创业,企业才能更好地发展,更快地腾飞。
采访结束,夏日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洒满一地。周鹏飞不无深情地说:“光谷生物城给了我家一般的感觉。这感觉,真好……”
九天,肿瘤,鹏飞,细胞,个体化,医学,癌症,治疗,武汉,研发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