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科技“土壤”可用机制“催熟”

发布时间:2012年12月16日

访问量:

长江日报 2012年12月15日

 

一个技术在汉孵化10年不及唐山企业奋斗一年,另一个技术在汉生长逾20年终将在光谷壮大。昨日,这两项技术成果的不同命运持续引发各界关注。

 

此前,有专家表示,一个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合适的“土壤”:工业整体水平越高,产业集中度越高,吸纳科技项目的能力才会越强。

 

那么,“土壤”还不算“肥沃”的地区,如何破局,改变这种技术的自然流向?昨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提出自己的思考。

 

昨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开始启用,其服务功能更进一步。作为院长,邓子新难掩喜悦之情。

 

破土奠基至今,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组建不过3年,已引进8名院士为首的67个海内外研究团队,申报获批30多个国家重大项目,6个国家级研究平台,孵化40多家中小企业,与20多家大型企业共建了院士工作站和联合实验室。

 

“很多海外企业来光谷生物城,参观我们研究院后,就对这里的生物产业发展充满信心:活力和持续发展的动力都很足”。

 

以生物技术研究院为“爆发点”,整个光谷生物城在全国22个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中,从第20多位上升到第3位。在其带动下,今年湖北生物产业即将跻身“千亿”行业。

 

在邓子新看来,本地的生物产业早先并不具有这样的优势,“我从事的抗生素领域,在山东、浙江、河北已经形成产业优势,产品在那里比较容易发展。而武汉没有相关‘土壤’,与其竞争比较吃力。”

 

邓子新表示,不同地区在产业发展上是不均衡的,有的地方有长期积累,产业集群比较明显,武汉的专家将自己的相关产品拿去,自然很快可以形成气候。“即便我们研究院牵头,打造出相关领域的研发优势,如果只是闭门造车,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好的成果也很可能会“飞走”。

 

从诞生之日,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一开始就把握孵化技术的走向,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几个方向,与市场对接,甚至一起合作研发,“从小苗子就能长成大树,再围绕这棵大树,孵化周边产品,慢慢形成自己的群体优势,培养出合适的土壤”。

 

比如,武汉病毒、疫苗的研发能力是很强的,产业相对偏弱。研究院打破院校的“围墙”,集中不同院校的新型技术研发力量,通过光谷生物城,对接病毒、疫苗的公司,辅以政府的优惠政策,协同创新,在不长时间内,在某一方向迅速形成了优势,“整个产业链条都是完整的。”

 

他认为,在更深层次,这样的产业“土壤”是被创新的体制机制,如包括政产学研用相结合,资源高效配置和集成所“催熟”。


催熟,产业,研究院,生物,武汉,优势,土壤,生物技术,技术,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