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谷中之谷的科技磁场——光谷生物城成长基因解读

发布时间:2012年04月09日

访问量:

湖北日报讯4月8日讯 (记者 邹汉青 邓洪涛 通讯员 韩黎 新闻研修班学员 肖鹏程)

 

光谷之东生物城,是谓谷中之谷。

 

这个生物产业基地大家族的“后生”,仅用短短3年多时间,入城企业就达304家,产值年均增长百亿,成了光谷发展最快、后劲最足的产业板块,成为国内一流生物产业新星。

 

半个多月来,记者深入光谷生物城采访,探寻其后来居上的内在成长基因。

 

 

全新机制植入创新基因

 

生物城九峰创新园。

 

三栋外墙红白相间的东方园林建筑,掩映在绿叶青翠之间。这就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前年底启用。

 

去年底,金伟的百仕康生物科技公司迁入武生院,不仅免费使用300多平方米GMP车间,共享研究院的实验室、检测设备,还获得80万元科研经费。

 

她的公司专门研制新型食品安全快测试剂盒。纳米药物研究专家、华中科大教授杨祥良,为她提供研发的最新技术。目前,金伟已开发出瘦肉精检测等44种产品,并迅速打开市场。纳米药物研究专家、华中科大教授杨祥良,为她提供研发的最新技。

    开放、竞争、联合、共享,武生院是突破性发展生物产业的六大创新平台的核心——技术创新支撑平台。

 

这里,打破传统体制,跨单位、跨学科整合武大、华中科大、华中农大等高校和企业优势科研资源,打造生物技术转化的前沿阵地;

 

这里,没有官员、没有行政级别,实行理事会对院长、院长对中心主任、中心对团队首席科学家的三级企业化责任考核机制;

这里,研发团队全球海选、专家评审,以“首席科学家+项目+团队”模式签约入驻,优秀团队享受费用减免,不能履约的团队要被清退,大浪淘沙;

 

全新的体制机制,使创新永葆活力;紧密的产学研联盟,使研发与产业不再“两张皮”。

 

 

全球引智的试验田

 

 

2009年11月27日,著名微生物学家邓子新应省委领导盛情之邀,从上海飞抵武汉考察生物产业。

 

在武汉上学、工作多年,邓子新院士对这片土地很熟。但目睹了一年内从荒野上崛起的生物城后,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我感受到这里发展生物产业的决心和求贤若渴。”次年6月,邓子新出任武生院首任院长。他的海内外弟子纷纷带着项目投奔。

 

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刘天罡是其中一位。他的纤维变柴油技术,生产成本低于化工柴油,5年内可实现量产。

 

武生院不是高校基础性研究的延伸。邓子新介绍,进来的项目,都是可产业化、即将“分娩”的成熟技术。

 

田波、卓仁禧等8位院士入驻武生院。留美博士肖国华带着可定位胶囊内镜项目来了,李先强带来多生物素信号放大技术……

 

这是一座桥,把应用研究、产品开发、企业孵化、产业培育紧密联系;这是一张网,将科研和产业精英网络在一起,引一人聚一群,成了全球引智的试验田。

 

目前,武生院吸引了海内外57个顶尖研发团队、19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加盟,申报科技项目20多个,孵化高新技术企业17家。

 

 

成就“产业磁场”软实力

 

科技不仅是生产力,还是聚集产业的软实力。

 

66岁的加拿大籍科学家罗盖,在全球最早研发克隆肌母细胞治疗心脏病、糖尿病技术,已在20多个国家得到应用。

 

布局武汉,罗盖经过深入调研。他说,这里的发展环境可与硅谷媲美,不仅有各类生物人才,还有武生院公共服务、研发和中试转化技术支撑平台。

 

他的肌母细胞医学研究院8月可投产,已与北京、武汉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意向,“钱景”灿烂。

研发聚集产业。穿行生物城,满眼皆是辉瑞、拜耳、华大基因等全球生物“头牌”企业的LOGO。

 

不仅如此。园内研发、就地投产,“前研后厂”扩张模式,正在城内遍地开花,并倒逼研发加速。“稻米造血”技术去年3月走出武生院实验室,产品血清白蛋白远销美、日、德等10多个国家,价格赛过黄金,产值已过千万。

 

 

瞄准“中部顶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武生院踌躇满志,要在引进人才、项目、资金和成果产业化上全方位发展,助推生物城2020年入驻企业逾千家、总收入过2000亿元。


解读,生物,产业,研发,武生,技术,团队,项目,企业,这里